從好孩子好聲音(上),我們已經知道兒童如果出現嗓音問題會對生活、生理、溝通、甚至人際互動,造成困擾。如果孩子還是不小心嗓音異常了,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?
兒童嗓音異常的治療,需要多方面人員的參與配合,父母、主要照顧者(可能是保母或外公外婆)、醫師、語言治療師、學校教師,都有各自重要的角色與任務。
家庭與學校好重要
在家庭與學校方面,父母、主要照顧者或教師在必要時須限制兒童的活動並規範孩子行為,例如孩子玩動態的活動時容易大叫的話,請先幫他安排多一點靜態的活動,避免孩子大叫、尖叫、清喉嚨的行為;幫孩子準備健康、非刺激性的食物。與老師一起使用增強原則鼓勵孩子,累積好寶寶印章;保持身體的健康,營養均衡、生活作息正常,增加抵抗力,少感冒以減少喉嚨的再次損傷。教室座位的安排也有學問,可以安排孩子坐在班級的中間偏前方,一來是比較不會受到教室外的噪音干擾,二來是與班上所有同學及前方老師的距離是相當的,有助於穩定孩子說話的音量控制。最重要的是,身教大於言教,請大人們做一個很好的模範,與孩子說話時,好好地示範該怎麼正確地說話,不急躁、不大聲、慢慢說。醫療方面就交給語言治療師
語言治療師在兒童嗓音治療中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,語言治療師可以是醫療、家庭、學校之間的橋樑,從醫療的角度給予家長、教師們諮詢和建議,也提供針對嗓音異常孩子直接的嗓音治療。
常見的治療策略如下:
- 利用圖卡、模型或是動畫介紹喉部構造,讓孩子知道正常的嗓音是怎麼產生的。
- 聽能訓練:協助孩子區辨正確/異常的嗓音,再錄下孩子的嗓音,讓孩子觀察和分辨什麼是好聽的嗓音或不好聽的嗓音。
- 嗓音衛教:讓孩子知道哪些發聲行為或方式會影響聲帶,並提供一些規範,例如每天的喝水量、不可以大叫或尖叫、避免用力清喉嚨...等。
- 指導如何正確發聲:包含使用放鬆技巧、共鳴...等等。
- 建議禁聲:當嗓音問題較為嚴重的時候,適時的禁聲是很重要的。禁聲可以讓聲帶得到充足的休息。
